官方微信 手机客户端

中国婴幼儿教育网

幼儿色彩画的实践与研究

2015-1-21 16:43| 发布者:漂誓| 查看:15299| 评论:0

摘要:  目前,教师在幼儿色彩画教学中还存在着一些困惑,即:不同年龄班色彩画主题内容确定的适宜性问题、对色彩画活动教育价值缺乏准确的判断、实践操作层面上教师对幼儿色彩画活动过程中的指导缺乏有效的策略、对幼儿 ...

  目前,教师在幼儿色彩画教学中还存在着一些困惑,即:不同年龄班色彩画主题内容确定的适宜性问题、对色彩画活动教育价值缺乏准确的判断、实践操作层面上教师对幼儿色彩画活动过程中的指导缺乏有效的策略、对幼儿作品的分析和讲评缺乏针对性等问题,我们试图通过专题的研究解决上述问题,以此有效地促进幼儿艺术表现能力的发展与提高。

  二、研究的目标

  1.观察分析幼儿色彩画的特点和不同年龄阶段幼儿的表现,确定不同年龄班幼儿的绘画主题,有效地开展色彩画活动;

  2.探索教师在色彩画教学活动中适宜的指导策略,有效促进幼儿艺术表现能力及审美情趣。

  3.通过教师参与专题研究的全过程,有目的、有意识地收集整理案例,总结提炼有效的指导策略,不断地反思调整改善自己的教育行为,从而促进教师在新理念指导下建立新的教育行为,实现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三、研究的主要内容

  1.小、中、大班幼儿色彩画教学的内容确定

  2.探索教师幼儿色彩画教学活动的有效指导策略。

  3.教师的有效反思。

  四、研究的理论依据

  《纲要》中对艺术活动的目标要求是通过艺术活动促进孩子的情感发展,使孩子能够大胆地用艺术的表现形式来抒发感情,发现生活中美的事物,美的环境,受到美的熏陶。

  色彩美术活动的关键经验,在于激发幼儿对色彩的探索、感受、发现和表现,以及对色彩混合与变化的体验和表征,并能创造性的使用颜色,感受色彩与其他绘画材料的表现力,并能在实际操作中直觉与本能地进行创造性活动,围绕主题进行自由想象与表达。

  幼儿色彩画是幼儿用丰富的色彩大胆地表现自己所观察到的事物,进而表达孩子们的内心感受和情感体验的一种方式,它具有主观性、游戏性、随意性和装饰性等特点。

  美术心理学的研究表明:来自现实生活本身并且经历过作者亲身体验过的知觉材料远比间接的知觉刺激重要得多。

  根据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在幼儿时期,要发展智慧,关键是让幼儿做各种游戏,从娱乐中玩,从玩耍中学。美丽的色彩刺激孩子的视觉器官,能够引起孩子感知事物的兴趣,从而产生探究事物的欲望。而色彩正是孩子感受事物最先能够看到的。从玩中学,其教育过程就是以游戏为主。

  五、研究的方法

  文献资料法:搜集与本专题有关的信息和资料,拓宽思路,提供更为完善的方法。

  经验总结法:专题研究过程中关注教学实践经验的积累,撰写有价值的活动反思。

  案例研究法:针对活动采取"一课三研"的方式进行研究,采用现场教学研讨、微格教学的手段,不断提高教师的反思能力。

  行动研究法:在实践中不断反思、筛选、调整、改进,逐渐形成并提高教师的反思能力。

  六、研究的收获与体会

  (一)充分借鉴、运用已有经验,在实践、研究、观察、分析的基础上找准研究的切入点。在"十五"重点课题《改善在职幼儿教师培训过程与方式》的研究中,我园的课题组教师在大班进行了一年多的幼儿色彩画教学的初步尝试,在激发幼儿色彩绘画的兴趣、引导幼儿在观察与发现中提高表现技能、运用色彩表达内心感受等方面总结积累了一些经验和做法,受到了专家和同行的好评。我们抓住这一有效资源,请有经验的教师在全园进行幼儿色彩画活动现场观摩答疑研讨活动,如何理解孩子的想法?在活动中引发大家思考:色彩画活动的核心价值在哪里?教师在这一活动中的作用是什么?教师如何分析评价幼儿的作品?这一环节的重要意义在哪里?与此同时,我们还开展了"色彩画写生活动"的教师参与式体验活动,在亲身的体验中引发大家思考,孩子在色彩画活动中最需要什么?请教师们提出自己的疑问,讲出自己的观点。在多次的交流分享活动中,我们了解了教师们的需求与困惑,教师们也从中获取了一些好的经验与方法,更重要的是,每一位教师都明确了自己的任务与研究的方向,研究的兴趣与情绪充分的调动了起来,在找准研究的切入点的基础上达成了共识即:一是,观察分析幼儿色彩画的特点和不同年龄阶段幼儿的表现,把握幼儿的兴趣、需要和经验,是形成对幼儿色彩画教学价值的正确判断的基础;二是,确定不同年龄班幼儿的绘画主题,是有效地开展色彩画活动的前提;三是,教师在色彩画教学活动中适宜指导策略的运用,是有效促进幼儿艺术表现能力发展与提高的重要保证;

  (二)抓实研究中的过程管理,确定不同年龄班的具体研究计划,确保研究有效落实。在明确园所专题研究计划的基础上,每位教师根据计划要求、针对不同年龄班幼儿的特点和本人的优势,选定了具体研究的内容,制定了可行的研究计划及具体措施,在此基础上,我们开展了计划的交流,让教师们进一步明确计划制定的切实有效是做好研究的前提和保证,在交流中,大家相互提出建议,不断的调整和完善了计划内容与措施,为我们的研究开了一个好头。

  (三)在多种形式的教研活动中,以研讨为主导,交流、反思融于专题研究的全过程,凸现研究成效。专题研究至今,我们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教研活动如:以平行班为单位的色彩画教学现场观摩研讨活动、色彩画活动教学案例交流活动、困惑问题的交流诊断、体验不同形式的色彩画内容绘画要点的教师参与式体验活动等,仅以大班的"听音乐画色彩画"的活动研讨为例加以论证:在初次活动之前,我们做了大量的准备,分析确定内容、选择有表达表现内容的音乐、小组共同备课确定活动的重点与难点、分析孩子的原有经验等,在尝试活动后给我们的启发很大,色彩画与音乐欣赏相结合给幼儿提供了一个相对自由宽松的学习环境,幼儿能通过色彩画这一艺术语言尽情的表达自己对音乐的感受与理解,(在幼儿的绘画作品中我们能深切地感受到)但这也对教师的观察、指导、组织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多次的实践和区教研老师的现场观摩点评中,我们达成了以下共识:一是,选择适宜的音乐欣赏作品。所选音乐欣赏作品是否适应幼儿的知识、经验和心理发展特点是前提。幼儿作为一类特殊的群体,美感多处于直观感受水平,极其缺少欣赏经验,因此,选择贴近生活,旋律简短,形象鲜明,结构方整,长度适宜,可参与性充分的作品定会成为他们的最爱;二是,创设安全的欣赏、创作环境。为了给幼儿以安全感,在活动中要做到:第一,给幼儿足够的时间完成创作,并观察幼儿是否理解了音乐的内涵。第二,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幼儿用不同的色彩表现形式大胆地表达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和想象,尊重每个幼儿的想法和创造,肯定和接纳他们独特的审美感受和表现方式、分享他们创造的快乐,这有利于幼儿主动介绍作品及评价作品;三是,处理作品方式的多样化。 幼儿在用色彩画表现自己对音乐的理解上应该有成功感,为此我们在处理作品时要力求使多样化,如:请幼儿自己保存作品带回家与父母分享;进行作品的展示活动等,这都有利于幼儿自信心的增加。

  七、研究的成果

  (一)不同年龄班色彩画内容的确定

  各年龄班色彩画活动内容的确定要依据幼儿的色彩感知特点

  1.在小班开展以玩色为主的色彩活动,激发幼儿对颜色的感知。针对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能力水平,我们确定了小班色彩活动的内容,以幼儿玩色为切入点,利用各种操作材料进行色彩探究活动,使幼儿在游戏中充分感知色彩,表现色彩,使用色彩,让色彩走进幼儿的生活,走进幼儿的画面,走进幼儿的情感世界,进而陶冶孩子们美的情操,感受美的愉悦。我们的教师们经过多次尝试,从手掌画这一绘画方式入手,深入研究,积累了相关的经验。确定了小班手掌画活动的主要目标是喜欢玩色游戏活动,体验玩色的快乐。能利用手的不同部位进行绘画,在活动中充分感知色彩。我们还开展了石头滚画、玉米轴滚画、车印画、纸团印画等相关辅助活动,帮助幼儿进一步感知颜色,体验玩色游戏的快乐,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2.在中班开展以创意为主的色彩活动,鼓励幼儿对颜色的表现。在小班玩色的经验基础上,针对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能力水平,我们又确定了中班色彩活动的内容,以流淌画和泡泡画为主要内容,使幼儿在充分感知色彩的基础上,有意识的表现色彩,创造色彩,更加感受色彩艺术活动的魅力,加强幼儿对色彩的认识。针对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技能发展,以及对流淌画本身的价值分析,我们把流淌画活动的目标主要定位在以下两个方面,一个是感受色彩在画面上流淌后的变化,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色彩绘画活动。另一个是体验色彩融合后的丰富,并大胆想象赋予画面有意义的讲述。另外在中班我们还开展了有趣的吹画、泡泡画、线绳抽画,色彩对折画、拓印画(树叶拓印、菜叶拓印)等,提升了幼儿色彩活动的兴趣和积极性。

  3.在大班开展以写生和美术欣赏为主的色彩活动,促进幼儿对颜色的敏感。重点研究了色彩写生活动"幼儿园中的树",引导幼儿从观察入手,尝试、体验、感受色彩的不同变化,用不同的方式进行表达,总结了有效的指导策略。另外我们开展名画欣赏活动,让孩子们获得色彩的审美体验。欣赏的作品有《梦》《卧室》《忧愁的国王》等。确定了大班美术欣赏活动的目标为:在初步感受作品中色块的分布及组合所传递的快乐和忧伤的情感。能大胆的表达自己对作品的认识和感觉,体验欣赏活动的乐趣。教师在欣赏中重点引导幼儿感受作品绚丽的色彩,简洁流畅的线条以及不同色块构成的整体美,体会色彩传递的情感,引导幼儿对作品欣赏经历了一个"整体--部分--整体"的心理过程:先从整体出发,然后进行部分感知和感受,最后再回到整体,这是符合美术欣赏的一般规律。

  (二)幼儿色彩画教学活动中教师的指导策略

  1.创设丰富的色彩环境,引导幼儿在生活中观察色彩是幼儿色彩画活动的基础。让孩子学会从周围的事物中发现色彩、感受色彩是至关重要的。首先,在班级环境的创设上,更加关注色彩的搭配,每个班突出一个主色调,同时,设立了欣赏角、美工区,区域中充满色彩的背景墙饰、各色颜料、丰富多彩的图片、幼儿的美术作品等,让孩子们能够自然的融入绘画的色彩中,增加了幼儿参与色彩活动的兴趣;其次,我们充分利用园所得天独厚的户外环境优势,有目地的引导幼儿观察周围环境中的色彩,开展了"幼儿园中的色彩"、"幼儿园中的树"

  等色彩写生活动,从而发现色彩的美丽与丰富。

  2.丰富的色彩游戏,是帮助幼儿了解并尝试掌握色彩运用的有效途径。色彩绘画是直观性艺术,容易被幼儿接受。幼儿心理的一个主要特点是注意力容易转移,色彩游戏则会激发孩子对色彩的兴趣和对色彩的关注度,教师要采取鼓励的方式,让孩子在色彩游戏中增加色彩感。

  3.引导幼儿有目的的观察与发现是提高幼儿表现技能的有效方法。例如:我们幼儿园由于有不同的树种,虽然秋季到来,但树叶的颜色变化却不同,有绿的、有浅黄的,还有深黄的,树干的颜色也有一些不同。由于早晨和下午阳光照射的方向不同,树叶的颜色也在发生着变化。开始孩子们画树时没有发现这些色彩的丰富与变化,画出的树叶、树干都是一种颜色,教师在接纳孩子们现有水平的同时,利用户外活动时间引导幼儿细心观察,鼓励他们发现树的不同色彩,引导幼儿用自己的眼睛、心灵去发现大自然奇妙的颜色,使幼儿能够运用多种颜色表现所观察到的事物。有的幼儿说:"梧桐树的叶子黄的多,海棠树的叶子现在还是绿色的。"有的幼儿说:"海棠树的树干是黑色的。" 有的幼儿还发现:"树在阳光直接照射的时候,上面的叶子显得特别亮,特别黄,下面照不到的地方颜色就变深了。"有的幼儿还结合自己心里的感受说:"我感觉有阳光的地方,树是暖和的,没有太阳的地方,我就觉得比较冷。"于是在孩子们的作品中出现了不同时间的树,不同天气的树,不同品种的树。在相互交流绘画作品时有的小朋友说:"我发现早晨阳光照耀下的叶子是透明的。"有的说:"我发现树上的叶子变小了,叶子干枯的时候,都卷成了一个个小球球,可能叶子也冷就团成了一团。"教师帮助孩子把他们的发现记录在画面上。逐步的丰富幼儿对色彩的感知和表达的经验。

  4.师幼互动,积极评价是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提高幼儿的兴趣及对色彩的敏感度和审美能力的良好途径。我们所说的师幼互动是教师与幼儿在色彩活动中所形成的人际交流,是一种情感的沟通。在指导幼儿进行色彩活动时,老师要充分尊重幼儿的想法和个性,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通过心与心的交流和有效的师幼互动,来共同体验大自然的色彩,感受周围环境与生活中的美,享受其中无穷无尽的乐趣。如在"幼儿园中的色彩"活动以及"秋天的树"活动中,幼儿绘画过程中教师会以同伴的身份和幼儿单独交流,给幼儿色彩上的建议、绘画方法上的指导,丰富幼儿色彩上的感知。在评价幼儿作品时,要做到以下几点:

  1.充分理解幼儿,并给予充分肯定。在赞赏孩子们大胆的想象力和表现力之余,还要在绘画技能上给与适当指导与建议,为孩子们的自由表达表现搭建支架。

  2.活动过程中多和孩子们交流,通过适当评价培养孩子对色彩活动的兴趣以及良好的心智。在评价幼儿作品时,要用幼儿易于的接受的方式提高幼儿对色彩的敏感度、审美能力和自信心。

  通过专题的研究,我们的教师在幼儿色彩画教学中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撰写了多篇论文,并在市区级论文评选中获奖;在研究过程中,教师们的研究能力、反思调整能力也有了明显的进步,总结了有一定价值的教学活动案例集,为今后的色彩画教学的不断研究奠定了基础。在今后的研究中,我们将在继续丰富与扩展现有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更加关注色彩画教学中的环境创设及教师有效指导策略的研究,并将其获得的经验迁移到其他领域的教学活动中,在观察、分





1、下载 幼师帮手机APP,百万幼师同分享!幼儿教师教学的必备工具!
2、下载 亿妈汇手机APP,百万妈妈分享育儿经验!妈妈育儿的必备工具!
3、下载 孕妇宝手机APP,百万孕妇面对面交流!孕妇必备的孕产工具!
4、APP安装方法:手机打开亿师官网(www.yishiwang.net )网页最底端选择客户端安装!

5、关注"幼儿园教育"微信平台,在微信上-添加朋友-公众号-输入"幼儿园教育"-关注带有幼师帮图标平台
6、关注"婴幼儿教育网“微信平台,在微信上-添加朋友-公众号-输入"婴幼儿教育网"(微信号 qq23419676)
7、加我微信:qq835226297(每天分享幼教资源) 联系QQ:2870247344(注明幼师身份) 幼师Q群:107616762 (注明信息来源及幼儿园名称)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返回顶部 关注微信 下载APP